多事之秋 二十四

亿人789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唐门中文网 www.tmzw.net,最快更新虎啸定乾坤最新章节!

    武林密使吕娇云、无形神剑吕慧娘和峨眉双孪一行四人,搭乘黄河会的帆船离开东海岛,船队沿黄河而上,这日,四人在开封上岸,准备去往翠云山庄。

    码头上,杨威兄妹前来送行,杨威说道;“前辈,一路上您随我们去往东海岛,我知道前辈的用意,实不相瞒,我起初兵发东海岛,真的没有要与李潇平开战的意思,但是,李潇平的儿子竟然把纪监使的耳朵割了下去,就算我再能忍,再顾全大局,也不得不向李潇平要人惩治凶手,不然黄河会的弟兄也不会答应,慧娘,我和小妹是您从小带大的,可以说没有您,就没有黄河会的今天,所以,这次出兵如有得罪之处,还请您多多原谅。”

    吕慧娘笑道;“杨威,不瞒你说,你们兄妹还真的给我吓了一跳,之所以我没有过多地去阻止你们,还不是因为我和东海岛有那么一点点的瓜葛,这次朱凤兰自行砍掉自己的臂膀,也是她咎由自取,现在好了,问题都已经解决,我也该把心放到肚子里了,不过,要说功劳,还真的要归功于密使大人。”说完,转头看向武林密使。

    吕娇云突然见母亲看着自己,她急忙避开了母亲投过来的目光,因为,母亲憔悴的脸庞真的让自己不忍心去面对,此时,她只感眼泪不停地在眼圈里打转,她强忍着自己内心的痛苦,努力地将要流出的泪水生生地收了回去。

    杨威上前一步来到武林密使面前,抱拳说道;“是的,如果没有密使大人及时赶到,事情还真的不知道会发展到什么地步。”

    吕娇云道;“杨会主能以大局为重,本密使也是佩服有加。”

    杨威道;“承蒙密使大人夸奖,杨威实不敢当。”

    吕慧娘见黄河会大批帆船都密集地停靠在码头之上,知道时间久了一定会难以调遣开来,看到这,说道;“好了,我们要赶路了,你们也上路吧。”

    杨威抱拳说道;“既然这样,那就请各位保重。”说完,兄妹二人登上大船,片刻,只见船队扬帆而去。

    吕慧娘看着铺满河面远去的帆船,不觉松了一口气,只听她叹声说道;“哎,好险啊。”

    武林密使一行人离开黄河岸边码头,四人一路疾行,这日,他们来到鄂州地界,一行人来到丘镇,便在街中找了一个饭庄准备用餐,店小二见有客了,急忙客气地将他们让进屋来。

    吕娇云找了一个紧挨窗子的桌子坐下,吕慧娘环视一下屋内的情形,见里面客人还是不少,十几张擦得干净的桌子摆放的井井有条,屋子中央一把铜制的烧水大茶壶,正在那里‘哧哧’不停地冒着热气。

    二孪将手里的宝剑放到凳上,然后叫过店小二,问道;“小二,你们这都有什么好吃的?”

    店小二笑着说道;“这位爷,您别看我们的店面不大,菜类可是不缺,什么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河里游的,煎、炒、烹、炸、炖样样都有,就是不知几位想吃点什么?”

    吕慧娘见店小二介绍的倒挺齐全,于是说道;“小二,我们是赶路的,简单给我们上四个菜,每人一碗面就可以了。”

    吕娇云说道;“给他们上三碗,我带了干粮,”说完,起身走到另一张桌前坐下,吃起自带的干粮来。店小二看了看吕娇云,又看了看吕慧娘,不知道怎样是好。

    吕慧娘见密使这样说来,无奈地摇了摇头,然后对店小二说道;“那就来三碗面吧。”

    “好了。”店小二答应着离去。

    功夫不大,饭菜上齐,吕慧娘和峨眉双孪便开始吃了起来。

    这时,大孪说道;“慧娘,最近听说草原深处的孛儿只斤铁木真接连在外疆打了不少的胜仗,现在蒙古国的势力已经越来越大了,你说他们会不会侵犯我们宋朝?”

    吕慧娘坚信地说道;“狼到什么时候都要吃肉,我师父见过成吉思汗,听师父说成吉思汗是一个野心特别大的人,他想征服的不仅仅是周边的国家,而是全世界。”

    二孪插话道;“听说欧阳轩已经勾结蒙古族人一道对付南方武林,而且蒙古已经派出铁骑兵进入了长白山,可有一点我不明白,金国为什么会让蒙古铁骑兵踏入自己的国土?”

    吕慧娘道;“不知你们听说没有,金国皇帝哀宗已与成吉思汗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如今的金国,政治、经济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他们那还顾得上这些啊。”

    三人边吃边聊,很快将饭吃完。

    吕娇云见罢,便起身坐回原来的位置,然后说道;“蒙古出兵帮助欧阳轩,依我看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这是再为侵略大宋做准备,不是危言耸听,蒙古族人早就对我大宋垂涎三尺了,这场战争早晚要爆发。”

    这时,只见二孪用手指着窗外惊喜地说道;“你们看,是师父。”

    几人顺着二孪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只见云静师太和静敏、静雯两个爱徒正从大街上走了过去。

    大孪见罢,叫过来店小二,匆忙地付了饭钱,随后,四人快步走出饭庄。

    “师父,您等等。。。。师父。。。。‘二孪高声喊到。

    云静师太听见身后有人在喊,急忙收住脚步,待她回头一看,发现是二孪在喊自己,心里十分高兴。双孪走到师父面前行了礼。

    大孪问道;”师父,您是从哪里来的?“

    云静师太高兴地说道;”我与你两个师妹去了关外玉环山。“

    ”是啊,师兄,我们还见到了许多武林前辈。“静雯抢话到。

    二孪接声问道;”师父,那您现在要去哪里?“

    云静师太道;”这不准备上翠云山庄找你们去吗?“

    二孪听师父在寻找自己,急忙问道;”师父,这么急着找我们,有什么事吗?“

    云静师太笑了笑,接着说道;”是啊,我准备将峨眉派的最上乘剑法传授给你们。“

    这时,吕慧娘和吕娇云也赶了过来,二人走上前来,齐声说道;”晚辈拜见师太。“云静师太见来人是吕慧娘和一位蒙面女子,于是说道;”多年不见,没想到无形神剑吕慧娘还这么精神抖擞,风韵犹存。“

    吕慧娘道;”前辈夸奖了。“

    云静师太转身看了看吕娇云,随后问道;”你是。。。。?“

    不等吕娇云开口,大孪急忙介绍道;”师父,她就是武林密使。“

    云静师太听罢不觉一愣,她上下打量了一下吕娇云,然后问道;”你是武林密使?我刚从玉环山而来,怎么没有听到不老仙翁说起过你,他只提到了一个叫薛志平的后生。“

    吕娇云见云静师太对自己有些怀疑,心里顿感不悦,于是带着质问的口吻反问道;”怎么,难道云静师太对本密使的身份有所怀疑不成,是不是想让本座亮出密使剑您才能相信啊?“

    大孪见密使有些不悦,便走到师父面前耳语了几句。

    云静师太听完,急忙解释道;”没有,没有,云静不敢怀疑密使大人。“

    吕娇云道;”不敢就好。“

    云静师太见自己讨了个没趣,便话锋一转向吕慧娘问道;”慧娘,听说东海岛主李潇平的妻子朱玉兰自断臂膀向黄河会谢罪,不知这是江湖言传,还是确有此事?“

    吕慧娘道;”这是真的,我们几人也是刚从东海岛回来。“

    二孪愤声说道;”我看朱玉兰自断臂膀是咎由自取,她不讲江湖道义血洗黄河会,不仅伤了黄河会一百多人,她的儿子李义还割掉了黄河会监使纪云的耳朵,我看李潇平就是有意袒护他的妻子。。。。“

    云静师太听到这,急忙打断二孪的话,说道;”二孪,不许胡讲,李潇平的为人我是知道的,血洗黄河会是朱玉兰一人所为,虽然李潇平也有责任在身,但他可能也是没有办法而已。“说完,回头看了一眼吕慧娘。

    吕慧娘知道云静师太打断二孪话的用意,她是怕二孪话说过激会让自己难堪,想到这,说道;”二孪说的没错,朱玉兰自断臂膀,一是为了保住李潇平的名誉,还有,她也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而已。“

    云静师太见话唠太多也没有什么意义,于是说道;”慧娘,我们要先走一步了,烦你转告智明大师,就说我把双孪带回了峨眉山,等他们继承下了我的剑法,再让他们返回翠云山庄。“

    吕慧娘道;”师太放心,我一定会转告智明大师。“

    吕娇云见云静师太她们准备离去,急忙上前一步说道;”师太,刚才晚辈如有得罪之处,还望您见谅。“

    云静师太道;”密使大人客气了,刚才老尼也是觉得好奇而已,真的没有怀疑密使大人的身份。“吕慧娘笑着说道;”哎,我们都是江湖中人,何必为一点小事分解。“

    云静师太道;”即然这样,那我们就告辞了。“说完,别过武林密使和无形神剑吕慧娘,一行人转身离去。

    吕慧娘望着师徒五人远去的背影,心里感到十分伤感,吕娇云走到母亲身边,说道;”前辈,我们也该上路了。“说完顺着大道向南走去。

    吕慧娘看着密使的背影,摇了摇头,此时,她已猜出眼前这个密使就是自己的云儿,可她为什么不与自己相认,难道她也有自己无法言表的苦衷,现在认与不认已经不是重要,最重要的是她安全就行了,想到这,吕慧娘笑了笑,快步向密使追去。

    伴晚时分,吕娇云和吕慧娘来到了’清乐镇‘,二人在一家’云客栈‘住了下来,晚饭吃罢,密使和吕慧娘便各自回到自己的房间歇息。

    吕慧娘躺在床上,想起朱凤兰穷兵黩武血洗黄河会,其目的应该是冲着自己而来,想起自己当年一念之差,竟给自己带来这么大的痛苦,细细想来实属不该,朱凤兰血洗黄河会罪不可赦,可一想到她以后将带着残疾的身体去度余生,倒也觉得可怜,吕慧娘越想越觉得自己对不起朱凤兰,更对不起黄河会的杨威兄妹。吕慧娘这样想着,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自己小时候与哥哥相依为命的往事来。。。。

    原来,吕慧娘的祖籍是广南东潮州人,她有一个大她三岁的哥哥吕杰,吕慧娘的父亲是一个渔民,吕慧娘六岁的时候,父母在一次出海打渔时,不幸被汹涌的海浪卷走,从此,小哥俩便成了孤儿。

    自从父母双亡,十一岁的吕杰带着年仅八岁的妹妹靠在海边拾捡贝壳和帮助别人看船来维计生活,就这样,小哥俩相依为命,饥一顿,饱一顿地相互支撑着。

    距吕慧娘住的海上十里之地,有一个面积不到两平方公里的小叶岛,岛上有三百多居民,别看这个不到四百人的小岛不大,可它的上面却居住着一位名震武林界的高人,他就是武林八强之一的‘南海神剑’罗斌。说起罗斌,可说是习武世家之人,父亲‘南海老人’可是武林界泰斗级人物。(此人曾经行刺过宋朝丞相秦桧,后因事情败露而遭到满门抄斩,最后只逃出来一个男孩,他就是武林八强的罗斌,这是后话,暂不细表。)

    南海神剑罗斌有一个叫杨松的朋友,杨松是潮州知府的大人,此人从小习武,曾拜罗斌的父亲‘南海老人’为师,后来,杨松从军被派潮州镇守海防。自从杨松当上潮州知府,罗斌经常从小叶岛划船来到杨松府上,二人来往频繁有两个目的,一是彼此切磋武功,另一个就是两人对弈棋艺,罗斌和杨松都是棋迷,二人下起棋来,经常废寝忘食。

    由于罗斌经常往返于小叶岛和潮州之间,他的小船也就自然而然地交给了吕杰兄妹看管,罗斌见吕杰和吕慧娘两个孩子可怜,故此,每次他都会多给他们一些钱。

    这日,罗斌又来到了杨松的府上,二人切磋完武功,便按照老规矩开始下起了棋,今天,罗斌心情特别好,所以,他的棋也是越下越顺手,人越得意的时候就越高兴,罗斌也是一样,他见自己的棋路已完全被打开,便没有收手的意思。杨松更是不肯罢休,按两人的棋艺来说,杨松多少要比罗斌高上一筹,可今天杨松说什么也发挥不好,越是这样杨松越是不服输,故此,两人强势地开始较量起来。

    二人从早上巳时一直下到晚上戌时,两人才在疲惫中收手,仆人见主人终于放下了手里的棋,便将夜宵端了上来,罗斌吃罢夜宵,起身准备回返小叶岛,杨松见外面风雨交加,便挽留罗斌留住在府上,罗斌此时兴头犹在,便执意要返回小叶岛,杨松知道罗斌的脾气,便也没有强留,只好无奈地送他出府。

    罗斌离开杨府,便开始后悔起来,他想,这么大的风雨,吕杰和吕慧娘一定不会在给自己看船,说不定自己的船早已被海浪卷走,想到这,他发功疾快地向海边赶去。

    风越吹越猛,雨越下越大,雷越打越响,当罗斌赶到海边的时候,突然,一道刺目的厉闪划过,罗斌一眼看到了自己的船,当他提着油灯走近木船时,眼前的一幕惊得他目瞪口呆。罗斌发现吕杰和吕慧娘小哥俩正披着早已淋透的衣服,哆里哆嗦地蹲在翘起的船头下面,仍在给自己看着船,罗斌见罢泪如雨下,他急忙撇下手里的油灯,快步地跑过去将两个可怜的孩子紧紧的搂在怀中。。。。。从那以后,南海神剑罗斌便收留了这对无家可归的小哥俩。

    自从吕杰兄妹跟上南海神剑罗斌,小哥俩终于有了自己的家,罗斌见吕杰和吕慧娘聪明、懂事,便开始传授他们兄妹武功。从此,无论罗斌走到哪里,都会把他们带在身边,这样一来,杨家的府邸也就成了吕杰和吕慧娘经常光顾的地方。

    杨松有一个儿子叫杨明辉,他年长吕杰两岁,每次吕杰兄妹到杨府来,小明辉总是跟他们兄妹在一起打闹、玩耍,时间久了,三个孩子便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淳熙二年,孝宗赵昚勑命天下,全国习武之人进京考取武状元,当时,吕杰已满二十岁。这日,吕杰划着木船到陆路购买一些岛上用品,船到岸边,看船人急忙走过来,只见他一边接过吕杰手里系船的缆绳,一边说道;“吕公子昨天不是已经上过岸了吗,怎么今天又来了?”

    吕杰笑着说道;“哦,我昨天走得匆忙,有一些东西没有购置齐全。”说完,向城里走去。

    吕杰在城里购置完自己所需的东西,便雇了一个挑夫准备将这些物品运到船上,当他们刚刚走到城门口,只见城墙边有一堆人在那围看着什么。

    吕杰让挑夫在一旁等着,自己便凑上前去想看个究竟,当他走上前来,只见墙上贴着一张招考武状元的皇榜。吕杰看罢,心中不觉一喜,他想,如果自己能考上武状元那该多好,不仅能给师父争光,还可以报效国家。想到这,他高兴的简直无法言表。这时,吕杰只感有人在身后拍了一下自己的肩膀,他回头一看,见此人正是自己的好友杨明辉。

    吕杰见罢,兴奋地说道;“明辉哥,你怎么也在这啊?”

    杨明辉道;“我也是刚刚路过这里,见这边人多便过来凑个热闹,对了贤弟,在潮州这地界数你的武功最好了,你应该去考这个武状元?”

    吕杰知道杨明辉看出了自己的心思,于是,不加隐瞒地说道;“想倒是想,就是不知道师父会不会同意。”

    杨明辉道;“我看罗伯父是个开明之人,他不会阻拦你的,如果你要去的话,我跟爹爹说一下,让咱们一同进京赶考,你看怎样?”

    吕杰笑了笑,摇头说道;“我看杨师叔不会放你走的,好了,我该走了。”说完,别过杨明辉,转身离去。

    “哎,贤弟,你到底去不去啊。。。。?”杨明辉望着吕杰的背影,高声地追问到。

    自从那日看到招考武状元的皇榜,吕杰简直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他每天都跑到小叶岛的最高山峰刻苦练功,吕慧娘见哥哥这段时间有些反常,便暗地里偷偷地观察他的一举一动。

    这日,吕杰又来到山峰上练功,吕慧娘悄悄地在他身后尾随而来,她躲在树后观察了一阵,发现哥哥的武功有着明显地长进。

    吕杰见妹妹在盯自己的梢,便疾身从地上拾起两个石子向她抛去,吕慧娘见罢暗叫不好,此时,她再想躲显然已来不及,只见她快速出手接住前面的石子,就在她一愣神的时候,第二粒石子已经打来,吕慧娘再想避开已为时已晚,只听‘啪’地一声,石子打在吕慧娘的手腕上,虽然吕杰没有发功,但他投出石子的速度还是很快,吕慧娘只感手腕一阵麻木,只见她一松手,两粒石子同时掉到地上。

    吕慧娘见自己吃了亏,便一下从树后跑出来,一边揉着被打痛的手腕,一边气呼呼地说道;“大哥,你又欺负人。”说完将嘴撅得好高。吕杰见妹妹真的生气了,急忙过来解释道;“对不起小妹,大哥不知道是你,大哥给你赔罪了。”

    吕慧娘知道大哥是在故意搪塞自己,但细一想来,毕竟是自己在偷看人家练武,故此也没有过多地追究。想到这,说道;“大哥,我看你最近武功进步的很快,是不是师父偷偷又传授你新的武功了?”

    不等吕杰开口,只听身后有人说道;“是谁又在背后说师父坏话哪?”

    兄妹二人听罢,急忙迎过去,毕恭毕敬地说道;“师父,您怎么也来了?”

    罗斌笑着说道;“我再不来,说不上你们兄妹还会说我什么哪。哈哈哈。。。。”

    吕慧娘上前拉住罗斌的胳膊,撒娇地说道;“没有啊,师父,我们哪敢说您的坏话啊。”

    罗斌笑道;“慧娘,你是不是看哥哥的武功有所长进,心里感到不舒服啊?告诉你,师父没有单独教你哥哥什么招数,你看他武功有所长进,这都是他刻苦练功的结果。”

    吕慧娘委屈地说道;“人家也在刻苦练功啦,可为什么总是赶不上哥哥那样优秀。”

    罗斌道;“练功光靠刻苦还不行,最主要的是对武术的认识、理解和悟性,在这方面你哥哥做的比你好。”吕杰收起宝剑,诚恳地说道;“多谢师父的夸奖,这些年您在我们兄妹身上操了很多的心,弟子一定会报答您的。”

    罗斌拍了拍吕杰的肩膀,说道;“为师不求你们报答,只要你们能把师父的武功继承下来,能好好地去做人,我就满足了,对了杰儿,我看你最近好像心事重重,是不是为了进京考武状元的事情?”

    吕杰听罢,顿时惊愕不已,于是说道;“师父,您是怎么知道的啊?”

    罗斌笑了笑,说道;“我刚从陆地回来,是你明辉哥说的,他说你去看了皇榜。”吕杰听罢,急忙解释道;“师父,我只是顺便看了看,并没有说要去京城考武状元的事情。”

    罗斌看出吕杰的心思,他是害怕自己不答应他的要求才这样说来,想到这,故意说道;“既然你没有打算去,那就算了,哎,看来我这几天给你准备进京赶考的东西已经用不上了。”说完,转身准备离去。

    吕杰听罢,急忙拉住师父的手,高兴地说道;“师父,您说的是真的吗?”

    罗斌回过身,看着已经长大的吕杰,关切地说道;“杰儿,你去京城考武状元师父不会拦你,人各有志,年轻人就应该出去闯一闯,不过,江湖险恶,此去京城你一定要谨慎行事,我已和你杨师叔说好了,让你明辉哥与你一同进京赶考。”

    吕慧娘听到这里,高兴地说道;“我也和他们一起去。”

    吕杰见妹妹要跟着自己,急忙将她拉到一边,低声地说道;“你不能去,你走了谁来照顾师父啊,等大哥考取了武状元,一定回来接你和师父。”

    吕慧娘知道大哥的脾气,他不让做的事情,就算自己磨破嘴也是无济于事,最终她也只好败下阵来,决定留在潮州静候佳音。吕杰安顿好妹妹,他走到罗斌面前,说道;“谢谢师父,这次进京考武状元,杰儿绝不会给您丢脸。”

    罗斌说道;“杰儿,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们习武之人一定要学会忍让,不然就会惹祸上身。”

    吕杰点头说道;“师父,杰儿记下了。”

    次日,南海神剑罗斌带着吕杰和吕慧娘来到杨府,此时,杨明辉已经做好了上路的准备。

    杨松的妻子拉着儿子和吕杰的手,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们在外面好好保重自己。杨明辉见母亲这般地难舍难分,于是安慰道;“娘,您放心,我们会照顾好自己的,您一定要保重自己。”

    杨松走过来对妻子说道;“好了,孩子这是进京考取功名,我们应该为他们高兴才是,你这么哭哭啼啼,他们能安心上路吗。”

    罗斌说道;“你们走吧。”

    杨明辉,吕杰跪下给父母和师父磕了头,然后,起身前往京城。

    (起祸端,杨松入狱遭人害。救好友,罗斌命丧贼人手。)欲知以上详情,请看血雨腥风,侠情意浓,头版新书,武侠小说《虎啸定乾坤》之(多事之秋)第二十五章节。作者;吴泽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