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整顿朝堂!

天帝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唐门中文网 www.tmzw.net,最快更新穿越汉献帝:曹孟德,你来当大将军!最新章节!

    就在曹仁说话间,刘偕大步走了过来:

    “这些所谓的公卿,空占侯爵职位不为朝廷尽忠,没了他们,大汉还是大汉,朝廷照样会转!”

    说着,曹操和一众部将分列两旁。

    “臣等,恭迎天子重返神都!”

    刘偕快速的脚步慢下来,而后又停下来,随后转身面向几人:

    “朕要整顿朝廷,重立各部,去,把那些还没被带走的公卿都给朕请过来,朕要开朝会。”

    “唯!”

    随即,曹仁便带着一队人马前去拿人了。

    天子身后,伏寿缓步而出,看着陌生又熟悉的皇宫,内心百感交集。

    刘偕转头注意到伏寿的异样,也不顾周遭甲士,一把将伏寿搂到怀中:

    “如今国贼已除,洛阳大定,爱妃大可安心!”

    伏寿轻轻点头,柔声道:

    “那妾先回彰德殿,等陛下回来!”

    说罢,恭敬一拜,朝着另一边的章德殿去了。

    而刘偕来到空荡荡的崇德殿大殿之上,此时还无人上殿。

    坐在龙椅上,刘偕第一次感受到收获权利的喜悦。

    为什么武侠片里身居高位的人,武力值都很硬?

    因为权利能给他们带来便利,能倾尽大量人力物力,收集到普通人一辈子都收集不到的天材地宝、绝世功法。

    穷文富武,不是随便说说的。

    另外,身居高位,自然而然会形成渊渟岳峙的气势,更别说天子的浩荡真龙气了!

    随着钟鼓声响起,曹操带着手下部将,以及没被吕布来得及掳去的公卿上了朝。

    刘偕大致扫了一眼朝堂之上这些公卿大臣。

    由于吕布走得仓促,很多公卿和大臣都没反应过来。

    来的人还不少。

    这些人里面,虽然大都是些无用于社稷的酒囊饭袋。

    但也个别几个,确实算得上是忠烈昭昭的汉臣。

    而眼下,朝廷无异于初立,正是用人之际,这些忠臣,应该重用起来。

    至于其余之庸臣,留之遗祸连连,倒不如乘此机会除掉……

    曹操率先来到大殿中央。

    “如今,国贼已诛乱兵已攘,国都安定,臣曹操率百官恭迎陛下重归东都!”

    其余大小官员一律跟在曹操身后,整整齐齐进行参拜:

    “臣等,恭迎陛下还都!”

    哪知,龙椅上边迟迟没有回应,良久,一阵狂笑传来。

    众臣困惑抬头看去,发现笑声已经收住。

    恰好对上了天子那双布满威严的眼睛:

    “昔日董卓横行专断,你们便拜董卓,今日朕铲除国贼重归都城,你们便拜朕。”

    “试问明日,诸位公卿还要拜何人呐?”

    刘偕此话一出,吓得队列中许多大臣冒了一脊背的冷汗。

    有人甚至战战兢兢站立不稳。

    刘偕还记得,董卓进京后,就有一大批文臣倒向董卓。

    虽说这些人是跟着董卓扶自己上位的臣子,但今日他们能立自己,说不定明天就会立别人。

    “尚书丁宫何在啊?”

    闻声,丁宫心中窃喜。

    想当初可是自己给天子主持的登基仪式。

    陛下这是要封赏我啊。

    “臣,尚书丁宫,参见陛下。”

    刘偕看了一眼从人群走出的丁宫:

    “国贼董卓自进京以来,戕害吾兄,逼走良臣,秽乱宫禁,更放纵手下兵马抢夺百姓祸乱神都。”

    “朕闻丁尚书对国贼董卓百般献媚,言听计从,来人呐,拖下去砍了。”

    丁宫听到刘偕的话后直接当场晕倒。

    接着,大殿两旁的虎贲甲士走过来,直接将软在地上的丁宫带了出去。

    群臣这才明白,今天这个早朝,就是为了清算跟董卓亲近的大臣。

    “太傅袁槐何在?”

    天子浑厚的声音再次响起。

    袁淮颤颤巍巍地站了出来,随即直接跪在地上:

    “陛下,老臣扶陛下上位是真,委身董卓党下是假,臣心里只有大汉,还请陛下明鉴,明鉴啊。”

    刘偕冷哼一声:

    “你心里只有大汉朕看不见,朕只知道你的侄子袁绍袁术此刻在虎牢关下,接了朕的诏令,非但不退兵,还要一意孤行觊觎洛阳。”

    “单论此罪,你袁家当诛九族。”

    “拖下去,斩了。”

    一切自辩,在天子面前是那么苍白无力。

    曹操也终于意识到,天子对于不忠之人,是有多狠。

    不等袁槐多说一句,刚折返进来的虎贲兵员就将其给押解下殿。

    “周毖、伍琼、郑泰……”

    这些人都是没来得及跟吕布大军逃走的董卓党羽。

    “杀!”

    杀完这些董卓遗毒,刘偕长舒一口气,接下来,就要把一些可靠的人用一用了。

    记忆中,真正忠心于汉献帝的臣子,屈指可数。

    一为现任执金吾的士孙瑞,在汉献帝受制董卓于西都的时候,就帮助王允谋刺董卓。

    更在后来李郭之乱东归途中,忠心耿耿一路不弃。

    为人还不贪功图名。

    侍中伏完,伏寿的父亲,为人沉着大度。

    始终心向汉献帝,于情于理,都是可用之人。

    司空杨彪,东汉名臣,为人十分正直。

    不屈国贼董卓,李郭之乱更是直言不讳,东归护主功劳莫大。

    文官中,这三个人要重用。

    思绪间,刘偕就看到了群臣中间,有一人还在止不住的打颤。

    蔡邕!

    汉末第一才子。

    能用,就是这个人成分比较复杂。

    刘偕眉头微微蹙起。

    蔡邕才情闻名天下,文学书法音律样样精通,董卓进京后被强召入仕,随即得董卓赏识。

    于是在三日之内,蔡邕从祭酒连升侍御史,尚书,侍中,左中郎将,又封高阳乡侯。

    可谓风光无限。

    可复杂就复杂在这蔡邕连升三天的官,还让董卓封了侯,这份知遇之恩,让蔡邕对董卓有了感恩之情。

    以至于,历史上董卓身死长安,出了一段“蔡邕哭董卓”的故事。

    这人得用,但也得敲打,刘偕拿定主意,便道:

    “朕杀的这些人,卿等引以为戒。”

    “此次,助朕平定国贼之乱,抵御抗诏不奉的关东诸侯,挽救洛阳百万黎民,骁骑校尉曹孟德居首功!”

    “故,拜骁骑校尉曹孟德为大将军,出任军机阁首辅之位,总领一切军机大事,节制天下各镇兵马。”

    曹操撩起红袍,跪地一拜:

    “臣,曹操,谢天子恩典!”

    群臣此刻却是面面相觑了起来,封曹操为大将军,倒是在意料之中。

    可这军机阁首辅,又是什么爵位?

    “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李典、乐进六人,有从龙之功,均擢升为师长,入军机阁指挥司!”

    这下群臣又是愣住了。

    这师长又是什么官职?

    这军机阁指挥司又是干什么的?

    除驻守虎牢关的夏侯惇外,曹洪五人赶忙上前谢恩。

    封完武将,就该封文官了。

    刘偕心里算计了半天,这才开口:

    “废三公,除九卿!即日起,设政事阁,代理三公九卿一切职务!”

    “政事阁与军机阁对等,下设国务府,国务府下再设六部,分为户部、吏部、刑部、礼部、工部、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