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两位受害者在陈寒府邸自缢身亡!

许阿姨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唐门中文网 www.tmzw.net,最快更新穿越大明我殖民全世界最新章节!

    这两人是谁呢?正是那两位年轻女子的父母。

    不知他们从何处得到的消息,听说陈寒已不再过问此事,为保自身前程,将案件全权交给刑部处理。

    那些侮辱其女儿,导致女儿撞墙丧命的主要罪犯,最后仅被判处千里流放之刑。

    有人甚至直言,即便流放到岭南那遥远的蛮荒之地,他们也能利用关系,在一年内将人捞出来,不受任何追责。

    想到女儿遭受如此侮辱,命丧黄泉,而真凶却未受到应有的惩罚,连砍头这样的重刑都没落下,他们怎能忍受?于是,他们带着绳索来到陈寒府邸的门口,准备上吊自杀。

    幸亏府中的仆役及时发现,救下了他们,否则又将是两条无辜的生命。

    陈寒目睹两位老人瘫倒在地,痛哭失声,几乎昏厥,心中无比痛惜。

    夏荷和冬雪连忙上前,将他们搀扶起来。

    “大叔,婶子,你们这是怎么了?”

    二老言辞悲痛:“我们已无生存之念,生活无望矣。”

    “我们的掌上明珠跋山涉水至京师,只为谋一丝生机,为她们备一份体面的嫁妆。”

    “盼她们能觅得良人,安稳度日。”

    “然而一夕之间,她们竟离我们而去,剩下我们老两口如何熬过此生?”

    “你们曾许诺为我们的女儿讨回公道。”

    “现在却传来如此噩耗。”

    林幼薇闻言,眉头紧锁:“您又听闻了何事?”

    二老回答:“我们听说那几位公子哥并未丧命,只是被发配至岭南而已。”

    “据说,他们的人脉深厚,不久便能重返故土,或许只需一年时光。”

    “那我们的女儿岂非白白牺牲?”

    “苍天何其不公啊。”

    “那些权贵之子,仿佛都有免死金牌。”

    “而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女儿逝去便逝去了。”

    大叔边说边泣不成声,涕泪交加。

    陈寒见状,也无法苛责他们。

    若自己是平民,女儿遭遇此等惨剧,恐怕也会拼尽全力去抗争。

    林幼薇则柔声宽慰:“二老,请勿轻信流言蜚语。”

    “事实并非如此,我们正在设法解决。”

    二老质疑:“流言?真的是流言?那姑娘,我问你,他们是否未被斩首?”

    “他们是否真的只是被流放到遥远之地?”

    “这难道也是假的吗?”

    “这个……”林幼薇一时难以回应。

    因陛下依法行事,加之他们身负功名。

    锦衣卫指挥使的意图是。

    陛下有意为难陈寒。

    要他在三日内找出合法合理的理由处置那些浪荡子。

    以此挑拨陈寒与文官之间的关系。

    让他们之间再无回旋余地。

    故意减轻了判决的严重性。

    但现在,又能说什么呢?

    实话讲,陛下确实留了余地。

    正如他所言,即便陛下亲下命令,将他们押往菜市口斩首示众。

    陈寒在灾民心中的颜面依然受损。

    但如果由陈寒亲手处置他们,陈寒在灾民中的威望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日后行事也将更为顺利。

    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于是,林幼薇陷入两难。

    此时,陈寒上前一步:“大叔、大婶,我无法给予你们适当的安慰。”

    “毕竟你们刚刚失去了两个亲人。”

    “但如果我不替她们复仇,讨回公道。”

    “我陈寒,就在你们面前自我了断,这样可以吗?”

    陈寒说完这番沉重的话语后。

    两位老人只能长叹:“大人,我们知道您一直待我们不薄。”

    “但此事,我们只能求助于您。”

    “只能用这种方式来逼迫您。”

    陈寒回应:“老丈,我明白,我会安排老王护送二位安全回家。”

    老王随即唤来两名家仆,备好马车,亲自送两位老人离去。

    这只是一个小插曲罢了。

    ......

    次日,再一日,陈寒对灾民舆论的漠视,反而愈演愈烈。

    尤其是在陈寒这边静默无声的情况下,更显得引人注目。

    整个京都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人心惶惶。

    每个人都琢磨着如何才能解决这场危机?

    无论是灾民还是平民,此刻心中都燃烧着熊熊怒火。

    他们也想见识一下,那些权贵之子究竟可以享有多少特权,以至于能轻易逃避害人性命的罪责。

    这实在说不过去。

    于是,大家都在等待事情的最终结果。

    而整整三天未曾露面的陈寒,这次并未大肆宣扬。

    他反而静静地坐在南城门,这里是他们必经之路。

    此时南城门外聚集了成千上万的民众,将城门周围堵得水泄不通。

    大家都想看看,陈寒会如何处置此事。

    从刑部大牢驶出的马车上,詹翊等人被捆绑在木质囚笼中,身着白衣囚服。

    刚出牢狱,阳光直射让他们有些不适应,苍白的面容上显露出一丝难堪。

    不过他们昨晚已经得知,这次被流放到岭南并非重罪。

    他们的父辈们似乎已有手段将他们救回。

    因此,他们心中都存有一丝微弱的希望。

    尽管他们在囚车的押送下一路前行。

    此刻,百姓们无法理解,为何陈寒在这三天里竟毫不焦急。

    明明知道所有民众都对他寄予厚望。

    他却选择避而不见,难道不知道这种行为对百姓的打击有多大吗?

    如今他现身,却直接来到城门口,是要为那些公子哥儿送行吗?

    这岂不是助纣为虐?

    围观的百姓一边议论纷纷。

    “都说陈寒年轻有为,一心为民,没想到也会庇护同僚。”

    “确实,所谓的为民请命恐怕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吧。”

    “哎,这世道,杀人不用偿命了。”

    “都说陛下是个决断之人,这次为何对这些人格外宽容?”

    “谁知道呢?”

    “我听说这次犯罪的都是高官子弟,就算陛下,也要顾忌官员们的影响。”

    “哎,看来我们这些平民百姓真是无人可依靠了。”

    詹徽看向陈寒,眼中尽是讽刺。

    意思是:瞧见没,你再能耐,现在还不是束手无策?

    本来我们的孩子难逃一死,但我们巧妙斡旋,事情不也安然解决了吗?

    关键是我们公开宣称,只需短暂岁月,便能让孩子安然归来。

    这不是空头支票,而是基于我们的真实能力。

    此刻,工部侍郎以挑衅的目光注视着陈涵。

    囚车临近陈涵时,陈寒示意停下。

    "陈大人,不仅亲自送行,还有何吩咐吗?"詹徽嘲讽道。

    林幼薇三人满脸愤怒,蓝玉等人亦然。

    他们的反应显而易见,透露出无法改变事实的无奈。

    这反而让詹徽等人看到一丝曙光,看到嘲笑陈寒的最佳时机。

    陈寒还没开口,詹徽已先发话:

    "陈大人,您手段高明,一眨眼就把我们的儿子全送往岭南了。

    "

    "但事情远未结束。

    "

    "等着瞧吧!"

    陈寒淡然一笑,转向詹徽:

    "詹部堂,我们之间似乎有些误会?"

    "我们同为僚友,无需争斗,我特来为公子送行至岭南。

    "

    闻言,詹翊在囚车内咆哮:

    "谁要你假仁假义,滚开,老子不想见到你!"

    他以为若非陈寒碍事,他绝不会踏入贫民区招惹那些女子。

    他怎料到那两位女子竟如此刚烈。

    虽出身贫寒,但她们的自尊心超乎他的想象。

    他曾伤害过一些清白少女,但她们并不像那两位,为名誉不惜激烈反抗。

    于是,他将一切归咎于陈寒。

    民众听到陈寒亲自送此人,愈发愤慨。

    "我说吧。

    "

    "我就说嘛。

    "

    "他们肯定是互相包庇,狼狈为奸。

    "

    "都说他们不和,可真遇大事,还不是同流合污。

    "

    "是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太天真了。

    "

    "还指望他主持公道。

    "

    "看来根本没有这个可能。

    "

    "他们早就和解了。

    "

    "唉,是我们自作多情。

    "

    "官场上那些弯弯绕,"

    "岂是我们这些寻常百姓能懂的。

    "

    "今日是敌人,明日或许就握手言欢。

    "

    众人听至此,怒火熊熊。

    百姓们更感困惑。

    都说陈涵是清官,年轻有为,敢于对抗权贵。

    都说陈涵虽年轻,却敢挑战权威。

    没想到最后还是在这仕途的曲折中败下阵来。

    听见陈寒的这席话,詹徽非但没有动怒,反而轻轻挥手示意。

    "此刻就不用劳烦您相送了,我们自行离开。

    "

    陈寒起身,瞥了眼身后的詹翊等人,脸上满是遗憾,缓缓道:

    "我曾闻岭南之地,毒雾弥漫,即便是当地人生活,也易中毒身亡。

    "

    "几位公子哥儿体质娇贵,涉足那等险恶之地,恐怕难以维生。

    "

    "况且那里蛇蝎遍地,鼠蚁成群。

    "

    "就连自家屋里,也常有剧毒蛇类潜入床榻伤人性命。

    "

    "更别提那里的军营,条件必定更为艰苦。

    "

    陈寒此言一出,詹翊等人瞬间毛骨悚然。

    别说詹翊等人听见虫蛇之说恐惧不已,就连林幼薇等人闻言,也不由得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他们不自主地紧握双臂。

    詹翊等人确是养尊处优的公子,怎能忍受那种恶劣环境?

    一时间,个个面露沮丧。

    詹徽高声喝道:"若你想用这般卑劣的手段欺骗我儿,那你大错特错了。

    "

    "我儿犯下重罪,理应承受这样的惩罚,去岭南之地接受囚禁。

    "

    "流放,去边境服役,那是他应有的归宿,无需陈大人您费心操持。

    "

    他这话特意说给围观的百姓听,暗示:

    我儿只是去那里当兵,没什么大不了的。

    果然,百姓们听了纷纷撇嘴。

    "这些公子哥真是好命,即便是流放也有专人照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