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办理借阅

豫山人的顽石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唐门中文网 www.tmzw.net,最快更新平凡的世界之西北锤王是我姐夫最新章节!

    到了学校,润生看到金波和少平正在啃干粮。

    润叶的判断是对的,毕竟她高中毕业还没几年。想想也能理解,学校将学生交上来的粮食,都是量入为出,所以周末没有准备晚饭。。

    此外周末很多比较近同学都会在家里吃过饭再来学校。远一些的大半也会带点干粮过来。如果做了,没有学生过来吃饭,就尴尬了,索性就不做。

    不过学校还是有个锅炉,提供热水。

    润生将明天下午去文化馆办理借书证的事情告诉了金波两人。金波说他就不准备去了,这周开始要组织班里的文艺活动,时间估计不多。

    少平倒是很高兴,说明天给老师请个假,下午和润生一起过去。同时还说家里有个公家人就是好,认识的人也多,有些事情办起来也方便。

    润生打趣他:“那你就努力做个公家人。”

    “没有门路啊,上完高中,还是要回家种田!”少平有些沮丧的说。

    润生看了看少平,对他说道:“如果地上掉了一张粮票,你会不会捡起来。”

    “当然会啊,可以去换粮食呢!”

    “那如果这张粮票正好掉在牛粪上呢,你会不会捡起来。”

    “会。”

    “你不嫌弃他脏吗?”

    “当然嫌弃啊,但还是会捡起来。”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是粮票,可以换粮食啊!”

    “对了,就是因为它是粮票,它有价值,所以有些人可能会嫌弃掉在牛粪上的粮票脏,但一定有人不嫌弃它脏,会把他捡起来,擦干净!再去用掉它。”

    “所以环境会影响东西的价值,但只要它有价值,有用,就一定会有人需要,有人喜欢。”

    少平点了点头,家里让他来上高中,不就是让他有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嘛。

    润生接着对少平说到:“我们不过是这个世界的过客,什么都会失去,什么都可能会被别人,被社会拿走,但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不会被别人拿走。”

    听了润生的话,金波和少平都若有所思。

    对着少平说完自己的感悟,润生问他,上次带的红枣小米粉还有没有。

    水平说有,这周又带了些。润生让少平给他匀一些。明天准备给段玉带过去。毕竟求人家帮忙。

    然后,三人又去校外练武。

    第二天上午,趁着下课的工夫,润生和少平去向班主任请了假,直接说明了,要去文化馆办理借书证的事情。

    老师很痛快的就答应了,并嘱咐他们有空多读书。

    下午大概一点多,润生就带着少平来到了文化馆门口,口袋里还装着他们的学生证明。润生还带着钱,以及准备送给段玉的红枣小米粉。

    等了一小会儿,段玉骑一辆女士自行车就来了。简单打了招呼,就领着两个人向文化馆内走去。

    有了熟人好办事,看过学生证明,登记了一下,交了10元押金,就办理了两张借书证。

    润生把少平的5块押金也垫付了,少平还想争执,被润生阻止了,说到时候退押金的时候他来退就行了。

    再说送给段玉的红枣小米粉,润生也不准备给少平钱。

    少平没有再推辞,自己去找书看了。

    润生将段玉送出了文化馆,并把红枣小米粉从书包取出来给了她。

    段玉就问是什么东西,还这么客气。

    润生告诉她,是家里做的红枣小米粉,不想做饭的时候,用开水冲一碗,也能挡饿。

    段玉拍了拍他的肩膀,开心的收下了。并说周末请他和润叶吃饭,然后一起看电影后,骑着自行车就离开了。

    润生转身就进入了文化馆,既然来了,借书证也办了,当然要借书了。

    他就进去寻觅合适的书。最终被他找到了两本书《了凡四训》和《传习录》。

    都属于修身养性的书籍。最近历史书看得有点多,他准备换换口味。

    当他找好书,去找少平的时候,发现少平正拿着一本书看得入神。他伸头看了看,原来是《红岩》。

    润生提醒少平可以借回去看。可以借两本书,少平就在旁边又取了一本。是柳青的《创业史》。这本书,润生听说过,但没有看过,润生就说等少平看完了,借他看看。

    两个人将书登记了一下,就离开文化馆,回学校。

    到了学校,今天的劳动课已经结束了,进教室的时候,还被李钢问今天为什么不参加劳动。少平就说,已经给班主任老师请过假了。

    李钢就说,那也应该通知他一声。少平没接他话,那意思,你算老几?

    润生则是说下次一定。

    后面是课外活动的时间,润生进教室,是准备看书的。结果发现了更热闹的事情。

    都是金波这小子。他果然说到做到。

    上周就说搞文艺小组,组织文艺活动,果然就被他组织起来了。效率还挺高。

    他先是自己上去吹奏了一曲长笛“东方红”,说实话,基本得到了他师傅张冲的真传,吹得真不错。

    这时,润生突然就想到了两个北京知青,已经走了三个多月了,不知道怎么样了。或许今生再难相见了。

    之后是一个同学用手风琴演奏了一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手法略显生疏,但也有模有样。同学们都给出了鼓励的掌声,还有喝彩声,演奏的是个城里的女生,很有文艺气质。

    接下来是一个男生拉了一曲二胡,演奏的是“二泉映月。”不得不说,演奏的很棒,起码以润生的欣赏水平来说,非常的赞。

    简直如泣如诉,情真意切。有种听者伤心,闻者流泪的感觉。

    等演奏结束,润生的眼睛已经湿润了。他揉了揉眼睛,向周围看了看,发现和他一样的不少呢。

    这时候,润生突然感觉自己的肩膀被拍了一下,“没想到你还挺多愁善感的啊!”

    声音很熟悉,润生抬头一看,原来是田晓霞。

    “你怎么来了?”润生问道。田晓霞朝讲台上努了努嘴,是被演奏的。教室里,还有门口,都有别的班的学生。

    润生刚想再说话,被田晓霞阻止了。两个同学联袂登场,用口琴演奏了“在那遥远的地方”。

    接下来,还有一个男生上去吹了一曲口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个乐器真不错,随身携带,随时使用。

    年轻人还是很喜欢看热闹的。所以大家掌声、喝彩声不断。

    最后是合唱“我的祖国”。

    金波这个文艺干事,水平那是相当的高。今天即兴组织的这场表演,一下子就让全校都知道了高一(1)班有几个学生,文艺水平不错,有个叫金波的,组织能力很强。

    后来连校长都找到了润生的班主任,希望以一班的几个同学为基础,在学校范围内组织一个文艺团体,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金波成为了这个团体的负责人。

    后来就变得越来越忙了,连和润生在一起的时间都变短了。